头部企业面临经营危机、营收高却持续亏损导致“宠物医疗第一股”无法实现,宠物医疗行业发展亟需破局。
“有的门店突然关门,已经交了会员费,却无法享受服务”,近期,不断有萌兽医馆的用户在一些社交媒体反馈上述情况。这家曾获红杉等知名资本投资的宠物医疗头部企业似乎遭遇经营危机。
《中国企业报》从萌兽医馆一些在职员工处获悉,九游官网app该企业目前存在拖欠员工工资和房租的问题,已有员工讨薪未果后相继离职,部分门店也已换人经营或者闭店暂停经营。截至发稿,与《中国企业报》联络到的上述员工尚未讨薪成功,而部分已付费的会员确实无法享受已经购买的服务。
萌兽医馆曾经也备受资本青睐,但如今却颓势尽显。行业似乎也在迎来“拐点”:一方面国内饲养宠物的人数仍在增长,宠物经济市场规模在扩大,消费需求处于上升阶段。另一方面,门店宠物服务的经营却步履维艰。有行业人士分析认为,行业竞争仍激烈,商业模式仍然不稳定,叠加高额人员薪资和房租,导致包括宠物医疗在内的宠物经济“蛋糕”很大,但吃到却很难。
有关萌兽医馆遭遇经营危机的信息基本出现于今年3月底、4月初。既有在职和离职员工的讨薪求助,也有会员发帖反馈店铺关闭或改变经营者,自己付了费却突然无法享受服务。
4月12日以来,《中国企业报》多次拨打萌兽医馆总部电话及北京地区一些分店电话进行询问,均显示“无人接听”或已停机。有会员向《
》提供的与店方沟通录音显示,暂时可以跨店消费,但能持续多久不知道,需要根据总部结算情况来安排。可以确定的是,萌兽医馆在北京地区已经出现闭店或门店改换经营者的现象。
《中国企业报》辗转联系到萌兽医馆一些在职员工,据他们透露,目前大部分萌兽医馆门店在拖欠房租后,只能等待房东单方面解除租赁合同,然后立马搬走店内设备,转移资产,“这样就可以实现即使诉讼了,法院一查就是没钱。但我们也没挣到钱。我们认为公司实际应该还有钱。”
上述员工称,早在2023年,萌兽医馆就出现过拖欠员工工资的情况,2024年,自己所在的门店开始频繁拖欠工资。2024年下半年,萌兽医馆总部以公司债务缠身,想要继续为员工发放工资为由替换了所有门店的收银账户。“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现金漏洞以及多少债务,不清楚,从来没有收到相关通告”。
工商信息显示,萌兽医馆成立于2018年,隶属于启晟(天津)宠物医馆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6092.056万元,实缴资本为5142.056万元。宠物医疗是被资本青睐的优质赛道,萌兽医馆也有着辉煌的过往,曾获红杉资本A1轮、A2轮投资。在2021年由经纬中国领投,沂景资本、58产业基金等跟投的B2轮融资中,萌兽医馆获数亿元。
彼时,萌兽医馆处于急速扩张期,成倍增长的会员数量让资本看到了萌兽医馆的潜力。2021年,萌兽医馆旗下已有超过40家宠物医馆、4家转诊中心,会员数量也已超过15万。公司COO徐超曾公开表示,未来5年内,萌兽医馆都会保持高速增长。
萌兽医馆官网显示,截至2025年年初,作为专注于宠物健康的医疗连锁机构,该企业旗下拥有超100家宠物医院,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南宁、成都等一线、准一线城市。仅从经营规模看,萌兽医馆已经是宠物医疗领域的头部企业之一。
但徐超的话并未应验,萌兽医馆非但未达成预期目标,还成为了失信被执行人。
企查查显示,截至4月14日,萌兽医馆涉8起司法诉讼。在2025年2月和3月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的两起判决中,萌兽医馆分别被判执行标的36.4万元和9.9万元。
4月7日,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发布的法律文书中,萌兽医馆因欠北京市保护小动物协会服务费8.8万元成为失信被执行人,法院认为萌兽医馆“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
公开消息显示,萌兽医馆曾经进行过两次股权出质,虽然该公司并未透露具体缘由,但在商业经营中,股权出质通常被视为一种融资手段或风险缓释措施。2023年5月和2024年6月,萌兽医馆股东张瑞分别向无锡沂景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湖州景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质股权500万元人民币,金额总计共1000万人民币。
生活破破烂烂,却愿为小猫小狗缝缝补补。虽然带有调侃成分,但这句话显示了宠物主人为宠物消费的强烈意愿。包括宠物医疗在内的宠物经济不断升温,特别是获得资本青睐也就顺理成章。
《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统计,2024年我国犬猫饲养总量已经突破1.87亿只,预计未来3年我国将有超过3000万只宠物迈入中老年,与老龄化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宠物的健康问题。
发布的一篇宠物医疗研究中提到,目前我国有75%的宠物医院可实现盈利。万联证券也在研报中提出,目前宠物医院主要分为大型连锁宠物医院、小型连锁宠物医院以及单体机构。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内宠物医院相关企业已达1.7万家;注册量方面,2020年以来,国内宠物医院相关企业每年注册量保持在1800家至2500家之间。2024年全年,累计注册1922家宠物医院相关企业。截至今年4月9日,2025年我国已注册516家宠物医院相关企业,相比2024年同期增加11.9%。
宠物医疗的扩张速度飞快,但经营问题突出,集中表现在宠物医生和兽药使用这两个方面。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宠物医生仍然有缺口,在职的宠物医生培养周期长,工作后普遍薪资高,是宠物医疗机构的一项重大经营成本。一旦商业模式不够成熟稳定,无法支付宠物医生的薪资,医疗服务质量会下滑,甚至出现宠物医疗纠纷。
此外,兽药是宠物医疗的核心竞争要素之一,为平衡收支、减轻压力,一些宠物医院会选择用低价兽药以充好。而就在2023年,萌兽医馆多家门店就先后因兽药使用不规范被罚。
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3月,天津市西青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执法人员在执法检查时发现,萌兽联发(天津)宠物诊所有限公司所使用的兽医处方笺规格不一致,内容打印不完全,该处方笺与《兽医处方格式及应用规范》所规定的标准不符,该公司因此被罚款0.1万元。
同时期,萌兽逸盛(杭州)宠物医疗有限公司因违法使用假劣兽药和农业部规定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被杭州市余杭区农业农村局罚款0.1万元;北京萌兽大望路动物诊所有限公司,因未取得兽药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依然上架兽药并销售,被北京市朝阳区农业农村局罚款0.014万元。
罚款金额虽然不高,但足以凸显兽药使用问题。前述公司均与萌兽医馆持股的萌兽(北京)宠物医院有限公司有关联。
广州眺远营销咨询公司总监高承飞对《中国企业报》表示,市场的过度饱和导致当前许多小型宠物诊所生存压力陡增,因此出现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同时,连锁化经营对资金、管理和人才的要求极高,一些企业难以在快速扩张中保持平衡。
口碑和信任度是宠物医疗行业赖以生存的根本,但是,在资本的催熟之下,一些不具备发展能力的企业急速扩张,造血能力不足,形成了连续亏损的局面。
《中国企业报》梳理公开信息发现,近年来,已有多家宠物医院陆续闭店,粗略统计,仅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3月28日期间,国内倒闭的宠物医院高达144家。
行业龙头的日子同样不好过。2024年6月,国内宠物医疗龙头企业——新瑞鹏集团撤回了在美国的上市申请,未能成为国内宠物医疗第一股。新瑞鹏称,公司将继续密切关注全球资本市场动态,挑选更加合适时机重启上市进程。其实,虽然位列行业龙头,但新瑞鹏尚未实现有效盈利,反而在持续亏损。招股书披露,自2020年至2022年,新瑞鹏连续三年净亏损,总额近40亿元。九游官网app新瑞鹏在2019年后加快扩张速度,收购了超过1290家宠物医院。尽管营收从2020年至2022年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但利润却始终未能实现突破。快速扩张带来的巨额成本拉低了利润空间,导致新瑞鹏不得不缩减门店规模。
尽管包括宠物医疗在内的宠物经济行业整体呈现繁荣景象,但生存发展局面却是现实的,行业领军企业也面临重重困境。高承飞据此表示,宠物医疗行业企业应该通过优化运营模式来降低成本,尤其要审视扩张速度与规模,解决客单价高但净利润低的问题。此外,将人才体系提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兽医技术和设备,从而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